今年於應用電力電子會議(APEC 2023)上,碳化矽(SiC)技術顯然已成為功率元件主流,SiC半導體在許多應用上與傳統矽(Si)搭配,如今為650V到3.3kV範圍內的高功率、高切換頻率的應用中新的解決方案...
APEC 2023主題演講的講者及研討會與會者們,解釋SiC元件在下一世代功率元件領域獨特的定位。他們強調在專業知識及學習週期上仍需發展,且對於越來越需要訓練有素的人員能熟練的將SiC元件放進功率元件系統中。現在人們一致認為,成本是SiC元件面臨最大的挑戰。
不過與此同時,大家也普遍認為成本也是應用導向的,藉由在系統端巧妙的工程設計,亦可有效降低成本。「同時,SiC技術將會持續降低單一元件的成本,」英飛凌寬能隙半導體資深總監Peter Friedrichs說。
在APEC 2023,英飛凌展示Infinitum的Aircore EC電機,其運用英飛凌的CoolSiC MOSFET製造,以輕量化的PCB取代傳統電機中重量較重的鐵,輕量化的電機體積和重量減少50%,效率提升10%,銅用量比起傳統電機,也減少66%。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並展示用於快速直流充電應用電源轉換器的25kW雙主動式橋式整流器參考設計,以及用於電動車(EVs)及油電混合動力車(HEVs)、800V以上電池系統的牽引逆變器。該逆變器的產品是基於1,200V SiC MOSFET,並搭配隔離式閘極驅動器設計。
圖1:ST的快充是基於雙主動式橋式拓樸及特性的雙向充電設計。
然而,ST美國汽車功率電晶體行銷經理Gianluca Aureliano透露,公司正在開發基於SiC、不只能用在電動車領域的解決方案,還包括工業用、太陽能及火車等應用。ST於2007年推出首款SiC二極體,2014年推出SiC MOSFET,目前提供到第三代、通過車規認證的SiC元件;Aureliano也承認,成本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議題,但這也是因為SiC仍屬於新的材料。
除了英飛凌、ST這類的功率半導體領導廠商,APEC 2023也是許多新SiC廠商發揮的舞台。這也證明SiC做為成長中技術的地位,以及在現有和新應用中所具備顛覆性的潛力。
SiC在功率元件領域的前景,正吸引新廠商的加入,射頻(RF)半導體解決方案領導廠Qorvo就是一個例子。為降低對其他製造廠的依賴,Qorvo在2021年10月收購了SiC廠UnitedSiC。在APEC活動上,Qorvo展示750V的SiC場效電晶體(FETs),其導通電阻落在5.4mΩ到60mΩ間,並採用表面貼合TO-leadless (TOLL)封裝。
Qorvo目標是將SiC元件用於空間受限的應用,比如幾百瓦到幾千瓦的交流/直流電源供應器,以及最高100A的固態繼電器和斷路器。「Qorvo鎖定的應用,是空間受限且要求低阻抗的應用,盡可能在更小的面積下輸出更大的功率。」Qorvo功率元件事業部總工程師Anup Bhalla說,「新的750V SiC FETs藉由減少終端系統傳導損耗,改善了RDS(ON),並透過小型表面貼合封裝促進空間利用。」
圖2:Qorvo在APEC活動中展示基於750V SiC FET設計斷路器的參考設計。
為何他們看準低阻抗的應用? 是因為其產生的熱量較少。不過Bhalla補充,「讓晶片縮小跟散熱是兩回事」,當降低RDS(ON)時意味著高性能,但也會導致裝置裸晶(Die)變得更大。Qorvo則宣稱其750V SiC FETs的尺寸僅為同級產品中的一半。
另一間透過收購進入SiC領域的半導體廠,是安森美半導體(Onsemi)。他們於2016年收購Fairchild Semiconductor,藉此進入SiC領域,接著到2021年,安森美再收購了美國SiC材料生產商GT Advanced Technologies (GTAT)以強化其SiC供應鏈。
在APEC活動中,安森美推出線上模擬工具,藉以加速基於其EliteSiC元件設計的電源開發。該模擬器讓工程師透過客製化電路技術的擴充指令集,以虛擬化的形式測試及驗證SiC元件。此外,當模擬器與先進的PLECS models一起使用時,設計者無須仰賴硬體製造及測試,即可在設計初期將有意義的想法結合進產品中。
圖3:像安森美線上模擬器這類的工具,目標是要取代SiC元件昂貴的硬體測試。
APEC湧進許多擁有Si產品線的功率半導體廠,與此同時,他們也宣稱其在SiC同樣佔有一席之地。從英飛凌到安森美到ST,功率半導體的廠商們正在將更多的資源移轉到SiC,並持續保有資金的彈性。如做為早期進入者的英飛凌,同時就是Si IGBT的供應商,不可避免的是,他們得在Si功率元件上做出相同的努力,也得對寬能隙技術的發展週期上保持警覺性。「哪個成長會是持續性的,取決於特定的功率應用。」Friedrichs說。
Si持續在汽車功率元件市場占有70%的市場份額,不過SiC將在許多應用中取代IGBT,而這個趨勢是從2020年SiC進入為主流的電動車市場開始。然而,Si未來幾年仍可能會是主要的功率元件,兩種元件並會因各自的特性及優勢可能會共存。
英飛凌首席應用工程師Andre Christmann表示,未來五年Si仍將可能是功率元件的主流,「不過Si是保持穩定,SiC則將會持續藉由在不同現存或新的應用領域跟Si共同使用而成長。」同時,仍舊處於成長曲線起點的SiC,必須在封裝、控制、驅動器及感測器等領域強化及建立生態系。功率元件應用越來越需要封裝的解決方案,以求促進高導熱性、低寄生電感及增加額定電流時,將SiC的效能發揮到極致。閘極驅動電路則是SiC元件設計另一個重要考量點。
最後也同樣重要的,則是關鍵的成本關鍵問題與SiC晶圓交織在一起,這就需要新的晶圓廠形式跟製造基礎設施。EDN後續的文章中,將會更深入探討與晶圓相關的問題,以及它們如何推高成本。
責編:Ryan Tsai
(參考原文:APEC 2023: SiC moving into mainstream, cost major barrier,By Majeed Ahmad)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