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面試新手類比工程師應聘人員是一項挑戰。我們很難知道在應試者剛入行時問他什麼比較明智...
我一直覺得面試新手類比工程師應聘人員是一項挑戰。我們很難知道在應試者剛入行時問他什麼比較明智。畢竟,比起我們這些面試官所累積的經驗,如果他們剛從學校畢業或只有一兩年的經驗,我們不應該對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不久前讀到了一本書——《History of Engineering》,作者講述他申請第一份工作的應試「當天」被問及的問題,我想起了這樣的挑戰。由於那時尚處「電學」(electricity)的早期,電子產品尚未出現,所以那些問題主要與電力工程、大型馬達、交直流輸電和保險絲等話題相關。那些話題當然很重要,但不在我通常想問的類比「電路設計」問題範圍內。
儘管如此,這本書的這個章節還是引起了我認真思考:對於一個新人職位,究竟要問些什麼?我想到了幾個合適的問題。我還認為,詢問在選擇設計方法或元件值時的權衡,可以讓我深入瞭解該應試者對潛在問題的理解程度,而不僅僅是重複常規的「書本知識」。畢竟,權衡才是工程很大一部份真正意義所在。
八個基礎問題
我認為,一旦掌握了歐姆定律(Ohm’s Law)的基礎知識,然後開始詢問一組增益為100的單端運算放大器(op amp)原理圖,我就會提出以下八個問題:
圖1:對電晶體負載進行高側和低側切換,其間雖然只有微小差異,但卻有重大系統影響。(圖片來源:The Bald Engineer)
圖2:在高側和低側使用串聯電阻進行電流檢測,有點類似於高側和低側切換的差異,會對系統造成影響,並會對電阻壓降檢測電路造成影響。(圖片來源:ADI)
圖3:在電氣工程中,沒有什麼比「接地」這個簡單概念更容易引起誤用和誤解的了。(圖片來源:NI)
我還會問一些基本的散熱問題,因為這是許多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我肯定不會停留在使用風扇或在單個元器件上使用散熱器來保持系統冷卻這樣簡單的知識點。
圖4:瞭解三種傳熱機制是基礎工程設計的必要條件。(圖片來源:sciencenotes.org)
圖5:我懷疑100個普通人中有99個會說在溫度下降時用水噴灑柳丁是有神經病,但散熱原理解釋了為什麼它有意義。(圖片來源:Twitter)
當然還有很多基礎問題可以問,但是面試時間有限。這些是針對類比電路相關的入門級職位所想到的,尤其是當我正在尋找對權衡和利弊的理解時。
您曾經採用過哪些問題作為有效的指標呢,尤其是當您與應試者的交流時間有限之時?隨著元件和優先順序的發展,您過去問過哪些問題但後來卻不會再問了呢?
編譯:Franklin Zhao
(參考原文:What would you ask an entry-level analog hire?,by Bill Schweber)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