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內部的數位化趨勢導致越來越需要減少硬體資產的數量,這使得虛擬化和功能整合成為可能可行的概念...
虛擬化主要用於IT環境和伺服器機房,但許多公用事業公司正在探索如何在不影響關鍵任務應用的性能、可用性和可靠性的情況下使用虛擬化。變電站內部的數位化趨勢也導致越來越需要減少硬體資產的數量,這使得虛擬化和功能整合成為可能可行的概念(圖1)。
圖1:代表主導概念的典型變電站自動化架構。
由於營運技術(OT)基礎設施與變電站的IT部份分離,公用事業公司面臨著多重挑戰,包括:
這些挑戰要求電網營運商在不影響關鍵任務基礎設施現有要求的情況下評估當前概念,尤其是當它們分佈廣泛且難以存取時。
虛擬化是一種可實現更有效利用實體電腦硬體的過程,換句話說,能以更少的硬體實現更多的功能。然而,電網營運商實施虛擬化和功能整合,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實現。
圖2展示了具有四台獨立站電腦的全冗餘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圖3中將其轉換成虛擬化系統,其中只有兩台站電腦託管虛擬環境,以對站HMI和GW功能實現虛擬化。
圖2:典型的冗餘架構。
圖3:虛擬化的站級變電站自動化。
第二步,除了站級的虛擬化,我們還可以在間隔級運用功能整合的概念。在現代變電站自動化間隔控制中,智慧電子裝置(IED)可以將控制和備援保護的多種功能整合在一個設備中。這不僅提高了功能的可用性,而且減少了IED的數量。
接下來,我們可以遵循數位變電站的概念,將輸入輸出(IO)從控制和保護中分離出來,從而產生如圖4所示的新變電站自動化架構。
圖4:I/O解耦、功能整合和虛擬化。
新架構帶來了以下優勢和好處:
雖然上述步驟側重於變電站自動化應用的OT部分,但還有許多其他應用和系統可以從可用的站級虛擬化基礎架構中受益。圖5突出顯示了整合其他應用的下一步。
圖5:站級功能整合/虛擬化。
由此產生的架構帶來了以下額外的優勢和好處:
編譯:Franklin Zhao
(參考原文:How Virtualization Can Act as an Enabler for Digital Substation Deployment,by Peter Kreutzer)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