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PC音訊編解碼器、軟體示波器和試算表數學擷取來自DIY動作換能器的訊號,能以低成本實現高性能振動分析…
振動分析是一種強大而非侵入式方法,可用於測量、理解和量化機械系統的內部動態,但是其必要儀控的成本有時會阻礙個人使用。本設計實例探索個人電腦(PC)音訊編解碼器、軟體示波器和試算表數學用於擷取來自低成本DIY動作換能器訊號的潛力,從而可在成本不高的情況下實現高性能振動分析。
低成本動磁速度換能器
商用的動作換能器(transducer)感測器採用各種物理效應(壓電等)來感測動作,但有一種很容易自製的類型,它包括一個小型的業餘級棒狀磁鐵,而使之在手工纏繞的線圈內移動。由穿過線圈的磁力線所產生的輸出電壓,與磁鐵相對於線圈的速度成正比(圖1)。也可以將其在數值上轉換為加速度(透過微分)和位移(透過積分)的度量。
圖1:在動磁式速度換能器中,由穿過線圈的磁力線所產生的輸出電壓,與磁體相對於線圈的速度成正比。
製造這種換能器的一種簡單方法,是在縫紉機的塑膠線軸上纏繞幾千匝40AWG的「可焊接」絕緣漆包線(即無需在焊接前對其進行剝離——這在實際處理看不見的電線時是一種好的避免方法!),然後將其黏在鑽孔的木銷上,這樣就可以容納磁鐵和合適的彈簧(圖2和圖3)。
圖2:DIY動磁式速度換能器設計。
圖3:DIY動磁式速度換能器。
我們可以使用重力輕鬆地校準換能器,從而補償磁鐵強度和線圈匝數等方面的不確定性。對於所示的換能器,我們移除了彈簧,將組件保持垂直,並使線圈位於底部。然後將磁鐵放入到鑽孔後再釋放,而使其自由下落。如此產生的峰對峰值電壓(Vpp),在磁體穿過線圈時就會被記錄下來。
自由下落物體的加速度約為9.8m/s2。因此,通過X米高度的自由落體運動,就會產生Vm/s=(19.6X)1/2m/s的速度。假定X作為磁鐵下降的距離(所示換能器約為0.2m),則Vpp=2K(19.6X)1/2m/s,由此得出K=Vpp/2/(19.6X)1/2m/s,其中K是將速度Vm/s與輸出電壓V相關聯的換能器速度校準常數:Vm/s=V/K。
速度比例訊號的擷取
將PC中常見的16位元和24位元音訊I/O硬體(所謂的「音效卡」)與示波器模擬軟體相結合,可提供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訊號擷取功能,這幾乎是振動分析的理想選擇。縮放、觸發和時基選項、頻率分析和資料檔案儲存都包括在內。但是,這種輸入硬體的一個遺留問題,有時會對振動分析造成重大限制,那就是頻率響應的底端,畢竟它專門針對可聽聲音的擷取和再現進行了最佳化。正如另一篇設計實例「如何改善音效卡示波器的低端頻率響應」(Input buffer and attenuator for sound card oscilloscopes extends low-end frequency response)中所建議的,另外增加一點輸入外部電路有助於部份克服這一限制,如圖4所示。
圖4:音效卡前端電路。
或者,可以運用擷取後的數值軟體校正,產生類似的效果。可能需要對T進行經驗調整,以便最佳化補償。
設:ai(i=1至n)為原始交流耦合輸入資料陣列; t為輸入樣本之間的時間(對於數位音訊,通常為1/44kHz=22.73μs); T為音效卡音訊輸入的RC時間常數,通常約為1.5ms至25ms; di(i=1至n)為校正輸出資料陣列。
則:di=ai+SUM(a1:ai)(e(t/T)–1)
資料分析
簡單的試算表數學就可以將數位化(以及可選的低頻校正)的換能器訊號轉換為機械運動的基本物理過程:
典型應用
圖5:22J槍口能量彈簧活塞氣槍在發射週期中的加速度,X軸單位為s,Y軸單位為G。
圖6:利用雙通道(立體聲)轉碼器擷取Y-Z軸打靶氣槍槍口關於所指示彈丸離開的振動瞬間。
圖7:作者在一台(非常舊的)Maytag洗碗機上檢測泵軸承振動的設置。
圖8:Maytag洗碗機泵軸承振動分析。
最後,感謝Jim Tyler對動磁換能器(或Jim將其命名為「測速儀」)的創新和創造性設計、實現和應用,藉此就可測量和改進精密打靶氣槍的內部彈道學。
(參考原文:Low-cost vibration analysis using PC audio and DIY motion sensors,by Stephen Woodward)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