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缺料效應衝擊工程設計

作者 : Gina Roos,Electronic Peoducts主編

根據Avnet Insights的調查發現,零組件短缺正改變著設計策略,並且經常影響到工程師的產品開發週期。

根據《Avnet Insights》針對電子和零組件產業市場趨勢進行的第二次年度調查,多年來的全球供應鏈中斷以及零組件短缺,持續影響著工程師的設計方式。其中的一項重要發現顯示,設計工程師必須採用不同的設計策略來確保零組件順利供應,但在許多情況下,這都必須以高昂的成本為代價。此外,他們還必須與合作夥伴更密切地合作,才能讓產品更快地上市。

根據這項針對美洲、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亞洲和日本共1,605名工程師進行的調查,79%的受訪者表示零組件的可用性是他們最關切的問題;相形之下,只有18%的受訪者擔心市場狀況。類似於去年的首次調查結果,影響最大的仍然是微處理器以及邏輯和可編程元件。約有近75%的受訪者表示,取得這些元件的情況比起其他元件類別更困難。此外,還有69%的受訪者表示,另一項挑戰是類比元件的取得。

然而,其他類別的零組件可用性正日益穩定或改善,包括被動元件(54%)、互連元件(51%)以及無線和射頻(RF,47%)。Avnet的材料團隊在2022年8月報告指稱,65%的交貨時間保持不變或略有改善,平均縮短10天。

調查顯示工程師對於過去一年來的元件可用性回應。(資料來源:Avnet Insights)

好消息是,41%的受訪者表示,相較於去年,零組件短缺的情況已經穩定或有所改善。然而,59%的受訪者表示零組件短缺自2021年以來變得更加嚴重,還有74%的人則表示電子元件的取得一直是重大挑戰。

儘管有這些數字顯示零組件供應持續穩定或改善,但調查中有86%的受訪者仍認為半導體市場狀況糟糕或不佳。報告中指稱原因很多,因為設計工程師仍苦苦掙扎於零件的取得,以及通貨膨脹、貨幣匯率、運輸和包裝問題、原材料短缺、極端天氣情況以及集裝箱短缺等問題。

不過,市場也存在一些樂觀情緒。超過三分之一的亞洲受訪者將市場評為一般、良好或極佳(36%)。相較於EMEA和美洲的受訪者,亞太區的受訪者認為交貨時間和價格方面有了更多改善。

那麼,設計工程師如何因應元短缺呢?據受訪者稱,他們正積極地使用接腳對接腳的替換(25%)、重新設計電路板(25%)以及直接替換(25%)元件等策略。

設計工程師因應零組件短缺的設計策略。(資料來源:Avnet Insights

調查還顯示,這些策略可能付出高昂的代價,因為當工程團隊為了原有產品的關鍵部份尋找可用元件來重新設計時,可能無暇於新產品的開發。此外,重新設計電路板也需要更多的時間以及新一輪的測試、審核和重新認證,這顯示他們經常必須對一塊電路板多次執行此過程。

調查還發現,即使設計工程師能進行新設計,也經常遭遇到挑戰——只能取得少量零件來建構用於原型製作的電路板。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受訪者表示正逐漸減少緩衝庫存。同時,他們也在累積緩衝庫存(23%)、延長供應協議(21%)並改善與其經銷商的關係(19%)。

此外,2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正逐漸脫離精簡庫存管理的策略,但這是否已成為產業趨勢還有待觀察。報導稱,「晶片短缺可能正挑戰著精簡庫存管理的基本前提。」

該報告援引一位工程師的話說:「我們將繼續訂購零組件並保持庫存,直到我們確定需要的零件庫存得以維持。即使新的晶圓廠正在建造中,元件也不會在一夜之間神奇地出現,所以未來幾年我們可能至少都會持續這麼做。」

在設計過程中,25%的受訪者表示其設計採用由多家製造商提供的標準認可元件,23%的人在設計過程的早期測試和評估多種零組件,以及有14%的人正在開發更靈活的產品架構。他們還在尋找零件的替代來源(35%),並在公司當前認可的製造清單之外進行搜尋(23%)。

展望未來

受訪者並已準備好因應持續的價格上漲以及更長的交貨時間。2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進一步提價和延長交貨期(26%)。他們也預期仿冒元件將會增加(15%)

報告中指稱,由於市場狀況,14%的人表示計劃推遲新產品上市,7%的人計劃減少產量,6%的人計劃取消元件訂單(冒著被取消元件排序的風險)。

隨著零組件可用性成為優先事項,組織還預期將採取一些組織變革,以改善設計和採購團隊之間的協作。25%的受訪者表示計劃在採購和工程團隊之間建立強大的協作,13%將建立包括採購在內的跨職能團隊,13%的組織則將建立跨職能團隊進行決策。

編譯:Susan Hong

(參考原文:Engineers struggle with component shortages,by Gina Roos)

活動簡介
TAIPEI AMPA & Autotronics Taipei X Tech Taipei 2023「智慧領航車聯網技術論壇」邀請來自產業的代表業者與專家齊聚一堂,透過專題演講、現場應用展示以及互動論壇,深人交流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的融合應用,基礎設施以及安全測試與標準化等主題,帶來一系列迎接車聯網時代必須掌握的最新技術與市場趨勢,協助工程師進一步探索充滿無限可能的智慧移動大未來。
贊助廠商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