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停在電線上為什麼不會觸電?

作者 : John Dunn,EDN專欄作者

萬一有任何兩根架空的電線安裝得太近,棲息的鳥類在展翅時可能會跨越這些電線之間的距離。一旦有兩隻鳥兒在同一瞬間決定起飛,可能導致鳥兒的翅膀尖端碰觸而造成「悲催」的下場...

前幾天,當我不經意地抬起頭來,碰巧注意到有幾隻鳥兒棲息在架空的電線上。鳥類的這種習性主要受到本能的驅使,因而會在這些電線上來來去去。難道這些電線不會像之前所討論的電線那樣過熱?

又或許當鳥類棲息於此的這一時半刻,電線的溫暖還為它們提供了舒適感(1)。

1:半空中可見4隻椋鳥棲息在架空的電線上。

這些椋鳥並不會意識到正棲息在承載數千瓦級(kW)電力的高壓電線上,所幸這並不至於對鳥類造成任何傷害。因此,鳥兒們看起來總是無憂無慮、成群結隊地,一次又一次來回在這些電線上停棲後飛走,而這也產生了一個問題。

大多數停留於此的都是小型到中等大小體型的鳥類。如 1 中的椋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過有些鳥類確實體型較大,就像 2 中這隻烏鴉。

2:當地的一隻烏鴉。

同樣地,在我頭頂上的那些電線並不會永遠都能如此地「絕緣」。至少,我已經看到它開始磨損了。

萬一有任何兩根架空的電線安裝得太近,棲息的鳥類在展翅時可能會跨越這些電線之間的距離。一旦有兩隻鳥兒在同一瞬間決定起飛,可能導致鳥兒的翅膀尖端碰觸而造成「悲催」的下場(3)。

3:一旦有兩隻鳥兒同時張開翅膀並碰觸到彼此翅膀尖端時,就大難臨頭了。

停棲於架空電線上的鳥兒,身體就像是電路的一個分支,在此分路(鳥的身體)中的電流非常小,不至於對中或小型的鳥類造成危害。然而,一旦停在電線上的鳥兒張開翅膀或是尾部、鳥嘴觸碰到電線桿或另一隻鳥兒——無論是以任何方式同時碰觸,那麼馬上會有電流通過鳥類的身體而使其觸電。

因此,除了其他的電力線設計要求外,這似乎也是為架空電線隔開最小安全距離的一個重要因素。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們可能時不時地就會看到人行道上有「鳥仔巴」。

編譯:Susan Hong

(參考原文:A wing and a wire,by John Dunn)

活動簡介
TAIPEI AMPA & Autotronics Taipei X Tech Taipei 2023「智慧領航車聯網技術論壇」邀請來自產業的代表業者與專家齊聚一堂,透過專題演講、現場應用展示以及互動論壇,深人交流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的融合應用,基礎設施以及安全測試與標準化等主題,帶來一系列迎接車聯網時代必須掌握的最新技術與市場趨勢,協助工程師進一步探索充滿無限可能的智慧移動大未來。
贊助廠商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