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測器—毫米波技術不為人知的藍海市場

作者 : TeraSilIC Co.

因為5G的普及,毫米波往往被與「5G通訊」畫上等號,其實毫米波也應用於感測領域...

「毫米波」(mmWave)是波長為1~10毫米(mm)的電磁波。與類似的微波相比,在相同天線尺寸下,毫米波的波束窄得多,因此可以分辨相距更近的小目標及細節,而且元件尺寸也要小得多,因而更容易小型化。

因為5G的普及,毫米波往往被與「5G通訊」畫上等號,其實毫米波也應用於感測領域。毫米波雷達可以穿過灰泥板或膠合板,具有對光、煙霧、霧氣或陰霾的適應能力,因此眾多企業投入開發毫米波感測器在物聯網(IoT)領域的各種應用。

防盜門鈴在歐美的住宅,已經成為常見設備。由於門鈴電線很難安裝,必須依賴電池供電,因此一定要安裝攝影機以外的感測器以降低功耗。毫米波雷達感測器功耗極低,而且可以同時偵測多個移動物體的方位、速度和距離,避免誤報,因此成為消費型防盜門鈴的核心元件。

在車用領域,特斯拉(Tesla)的哨兵模式(Sentry Mode)在竊賊靠近車子時存證及嚇阻的功能,受到熱烈歡迎。哨兵模式使用影像感測器,但一般燃油車沒有電動引擎,供電不足,不能使用影像感測器,必須尋找功耗更低很多的替代方案。超低功耗的毫米波雷達感測器成為傳統車廠的救星。

「人體存在檢測」(Human Presence Detection)是下一個重要市場。豪米波雷達可以根據交通工具內乘客的體型辨識出車上有沒有孩童,還能穿透毛毯或外套這類覆蓋物。此外,毫米波雷達系統可以在不允許拍攝視訊的位置(例如洗手間)確保安全性。

對產業而言,嶄新的應用將隨著毫米波感測技術的商用化而快速成長,例如智慧城市、停車輔助雷達、智慧停車感測等,將為物聯網/車聯網(IoV)帶來產業升級的巨變。

例如毫米波技術開發商雷捷電子(TeraSilIC Co.)成功量產完全整合的24GHz (ISM頻段)毫米波收發機晶片,透過先進的CMOS半導體製程達到高整合度,並以此提供多晶片封裝(MCP)雷達感測器,從奈米級系統設計到大型天線陣列設計與製造,協助客戶打造高性價比的毫米波感測器產品與應用,有助於打破英飛凌、恩智浦及瑞薩等大廠的壟斷,開創新藍海。

活動簡介
TAIPEI AMPA & Autotronics Taipei X Tech Taipei 2023「智慧領航車聯網技術論壇」邀請來自產業的代表業者與專家齊聚一堂,透過專題演講、現場應用展示以及互動論壇,深人交流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的融合應用,基礎設施以及安全測試與標準化等主題,帶來一系列迎接車聯網時代必須掌握的最新技術與市場趨勢,協助工程師進一步探索充滿無限可能的智慧移動大未來。
贊助廠商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