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相機——緩步但終究走向凋零

作者 : Brian Dipert,EDN專欄作者

當您已經擁有一款能捕捉16M或20M畫素的相機和4K攝錄影機時,還有什麼(如果有的話)動機去投資新一代相機呢?

我與《EDN》自1997年1月6日即結下不解之緣(澄清一下,我並不只是讀者喔)。如今,當我在寫這些文字的時候,已經過去了25年又一個星期了(但有誰在乎呢?)。有時候,回過頭來重新閱讀自己的一些舊作,看看科技如何在漫長的歲月中演進,也會讓人感到非常有趣(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我很容易被逗樂)。同時,它也能評估我過去的預測是對還是錯的,有時也很有意思,但信不信由你。

過去的這個週末,我開始這一連串的懷舊行動,準備著手創作這篇特別的報導。例如,回到 1997年12月,我曾經評估當時處於萌芽階段的數位相機(DSC)市場,並預測(儘管很微妙)相機底片將逐漸式微(參見「數位攝影CLICKS」)。請記住,我年輕時就經常拍攝基於鹵化銀感光成像的靜態照片,而且(也許更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我的老闆是一名熱情的底片攝影師。鑒於我做這份工作的時間還不到一年,我的立場可能會限制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當然,這只是開玩笑的;我老闆人很酷的)。

當您讀到這些文章時,請注意這幾篇文章會一直提到CCD (當時CMOS影像感測器仍停留在研發階段),以及相機所捕捉到令人難以置信的低解析度(與現代同類產品相較)影像。

到2003年底,我注意到(我承認我有點沾沾自喜),鹵化銀晶體朝畫素的轉變已在順利進行了——請參閱「畫素的進展:數位攝影超級讚」(Pixels’ progress: Digital photography sticks)一文。在短短3年(以及幾個月)後,我就提出了一些建議,即相機及其組成元件的供應商如何成功地在迅速成熟的數位相機市場上持續脫穎而出——請參閱:「超越畫素的成像:低光感測器、低功耗變焦鏡頭、防手震技術和創新光學元件增強DSC功能」(Imaging beyond pixels: Low-light sensors, low-power zoom lenses, antishak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ve optics enhance digital still cameras)。現在,我將說明這種單純拍照功能的相機市場如何式微?為什麼?以及,取而代之的又是什麼?

首先,我並不是指這種數位相機完全從市場上蒸發。在可預見的未來,各種專業相機(數位相機、攝影機和混合型相機)將持續存在。但從專為消費者量身打造的產品出貨量來看,大部份市場已逐漸消失。其中一些原因包含相關產品同質化;前面提到的「混合」一詞表示,儘管您過去可能買過兩台數位相機——包括一般相機和攝影機,但現在您只需要一台裝置(也可能是手機),就能從容地處理兩種媒體類型。

另一個產品同質化的例子是,「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s)正穩步取代前一代的「單鏡反光相機」(單眼相機, DSLR),因為沒有反光鏡的後繼相機電子觀景窗解析度越來越高,顏色表現也越來越準確,而且其鏡頭套件也變得越來越焦距完整和優質化。例如,佳能(Canon)已經宣佈放棄其正進行中的單眼相機開發,但值得慶幸的是,多年來我所收集的所有「玻璃」平台——Pentax仍在頑強地前行。

 

 

這種趨勢部份源自產品進化的終結:當您已經擁有一款能捕捉16M或20M畫素的相機和4K攝錄影機時,還有什麼(如果有的話)動機去投資新一代相機呢?另一部份原因是由於另一種產品的持續進化;正如我在2007年3月的系列文章——「外形變革:照相手機呢?」(Form-Factor Transformations: What About The Camera Phone?),以及「超越畫素的成像:外形變革」(Imaging Beyond Pixels: Form-Factor Transformations)文章中首次進行的探討,以及在2009 年9月的一篇後續部落格中更進一步的深入探索——「相機手機:隨時可用的網際網路撥號音」(The Camera Phone: An Always-Available Internet Dialtone),您隨身攜帶的智慧型手機中的靜態照片和視訊影像擷取能力越強,功能單純的一般相機就越無法受到大眾關注。

我最近的一次經歷讓我明白了這些趨勢(基本上也促使我撰寫這篇文章)。我太太總會在聖誕節、生日、結婚紀念日等諸如此類的日子送禮物給我,這是因為:

  • 我對於產品的興趣主要是技術性的,特別是現在我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戶外活動設備,大概可以使用一輩子了(假設我好好照顧它的話)。
  • 我對於得到的東西總是很挑剔。
  • 當我發現自己想要的產品時,通常會按照自己的時間節奏(通常是即時性的)來購買,並不會克制自己的慾望,等到下一個送禮節日來臨才下手。

因此,在去年秋天的假期購物季開始之際,我發現她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送禮給我」的想法。從2013年中開始,我就一直使用現在這台傻瓜數位相機——Panasonic Lumix DMC-ZS10 (最初於2011年推出)。我買的這台相機是一部工廠整新機,所以我想可能需要升級一下了。

 

 

在造訪《The Wirecutter產品評論網站時,我們發現經過幾代更新的Panasonic Lumix DMC-LX10後續產品更先進,也完全符合要求:

 

當我們在知名攝影器材銷售網站 Adorama 找到一台號稱狀況「極佳」的二手相機時,其價格比全新(甚至是特價)的價格便宜了150美元。所以,我們很快地決定出手購買。遺憾的是,到貨後,在它通電時,我們才發現其背面的LCD螢幕始終顯示「系統錯誤(縮放)」訊息,因此它無法發揮任何其他功能(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普遍常見的問題)。

我們退回了這台Lumix DMC-LX10,並要求全額退款。直到目前為止,我仍堅持使用舊款但還不錯使用的Lumix DMC-ZS10。不過,這些都不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我發現,Panasonic至今仍在銷售這款產品,而且《The Wirecutter網站也還在推薦它是「同級最佳」產品。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款相機的推出時間可以追溯到2016年底。如果這還不足以說明產品進化已經終結,我真的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也因為這樣,現在就讓我把鍵盤控制權交給你了,希望能對於我在這裡提到的任何內容(想法或與數位相機有關的任何事情)分享或評論你的看法。

(參考原文:The standalone camera’s slow-but-predictable demise,by Brian Dipert)

活動簡介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贊助廠商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