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衝擊,供應全球近半氖氣的烏克蘭2大供應商Ingas和Cryoin已暫停營運,恐將導致氖氣價格提高、甚至加劇半導體供應短缺的威脅...
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原已脆弱的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似乎又面臨另一場危機:俄烏戰爭衝擊氖氣供應。氖氣是晶片製造的關鍵成份,而烏克蘭2大氖氣供應商Ingas和Cryoin供應著全球約45%至54%的半導體級氖氣。
根據路透社(Reuters)最近的一份報告,市場研究公司Techcet估計,2021年全球用於晶片生產的氖氣消耗量約達到近540公噸。如今,Ingas和Cryoin都已暫停營運了,但這將導致價格提高、甚至加劇半導體供應短缺的威脅。
(資料來源:Reuters)
值得一提的是,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和台積電(TSMC)等大型晶片製造商手頭上握有大量的氖氣庫存量。Techcet總裁Lita Shon-Roy指出,這些公司握有更大的購買力,而且可以獲得可能更長期(兩個月或更久)確保穩定供應的庫存。「然而,其他更多的半導體晶圓廠並沒有這種緩衝能力。」
CFRA分析師Angelo Zino表示,這就是為什麼如果衝突持續下去,晶片生產可能會受到衝擊。半導體級氖氣對於製造晶片所用的雷射至關重要。
在這場戢爭始之前,總部位於烏克蘭馬里烏波爾(Mariupol, Ukraine)的Ingas每月為中國、德國、韓國、台灣和美國的客戶生產約15,000至20,000立方公尺的氖氣。將近75%的產出都用於半導體產業。
同樣地,位於烏克蘭敖德薩(Odessa, Ukraine)的Cryoin在戰爭開始前每月生產大約10,000至15,000立方公尺的氖氣。Cryoin業務發展總監Larissa Bondarenko表示,在工廠關閉的情況下,該公司還能撐至少三個月的時間。
這清楚地表明,如果戰爭持續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如今,在烏克蘭的這場戰事有望迅速解決,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氖氣供應緊縮一直被視為是暫時的,晶片製造商迄今也不願投資可替代的氖氣生產來源。
然而,如果在烏克蘭的這場戰事升級,在氖氣庫存中斷的情況下,半導體供應鏈再次中斷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不要忘了,2014年,當俄羅斯從烏克蘭手中吞併克里米亞半島時,氖氣價格就上漲了600%。
如果這場俄烏衝突能快速且和平解決,也符合晶片產業的最大利益。
編譯:Susan Hong
(參考原文:Ukraine war and neon gas supply disruption for chip manufacturing,by Majeed Ahmad)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