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解密—瞭解波反射

作者 : Anton Patyuchenko,ADI 現場應用工程師

本文針對非RF工程師簡單介紹了與RF設計固有關鍵特性相關的術語:「波反射」(wave reflections)。

問題:「波反射」(wave reflections)——為何在RF設計中理解這個概念非常重要?

答案:在低頻下工作的普通電路與針對RF頻率設計的電路間之關鍵區別在於其電氣尺寸。RF設計可採用多種波長的尺寸,導致電壓和電流的大小和相位隨元件的實體尺寸而變化。這為RF電路的設計和分析提供了一些基礎的核心原理特性。

本文針對非RF工程師簡單介紹了與RF設計固有關鍵特性相關的術語:「波反射」(wave reflections)。

基本概念和術語

假設以任意負載端接傳輸線路(例如同軸電纜或微帶線),並定義波量a和b,如1所示。

Figure 1. Transmission line with a matched signal source terminated in a single-port load.

1:以單埠負載端接匹配訊號源的傳輸線路。

這些波量是入射到該負載並從該負載反射的電壓波的複振幅。我們現在可以使用這些量來定義電壓反射係數Γ,它描述了反射波的複振幅與入射波複振幅的比值:

Equation 1

反射係數也可以用傳輸線路Z0的特徵阻抗和負載ZL的複雜輸入阻抗表示為:

Equation 2

RF工程一般採用Z0 = 50Ω,這是訊號衰減和功率處理容量之間的折衷選擇,可以透過同軸傳輸線路實現。但是,在有些應用中,例如,在需要遠距離傳輸RF訊號的廣播系統中,Z0 = 75Ω是更常見的選擇,以減少電纜損耗。

無論特徵阻抗的值為何,如果負載阻抗相同(ZL = Z0),則表示該負載與傳輸線路匹配。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訊號源與傳輸線路匹配時這個條件才有效,如1所示,本文也做了這一假設。在這種情況下,不會產生任何反射波(Γ = 0),負載從訊號源接收到的功率最大,而在全反射(|Γ| = 1)的情況下,根本不會向負載輸送任何功率。

如果負載不匹配(ZL ≠ Z0),則不會接收到全部入射功率。相應的功率「損耗」稱為迴波損耗(RL),它與反射係數的大小相關,可透過如下公式表示:

Equation 3

迴波損耗是指負載上的入射功率與反射回來的功率之比。回波損耗始終是非負值,表示負載與朝向源極的負載上「顯示」的網路阻抗之間的匹配程度。

如果負載不匹配,反射波的存在會導致駐波,從而導致電壓振幅不穩定,會隨線路位置而變化。用於量化線路阻抗不匹配的參數稱為駐波比(SWR),定義如下:

Equation 4

由於我們通常用最大和最小電壓來解析SWR,因此該量也稱為電壓駐波比(VSWR)。SWR是一個實數,取值範圍從1到無窮,其中SWR = 1表示負載匹配。

結論

RF電路具有許多與普通電路不同的基本特性。設計和分析微波電路需要使用擴展概念來解決實際相關的問題。本文介紹和探討了與RF系統的一個主要特性波反射相關的一些重要概念和術語。

活動簡介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贊助廠商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