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歐洲具有創新生態系統,但提交技術論文的代表人數卻連年減少。ISSCC歐洲地區委員會(European Regional Committee)正致力於扭轉這一形勢...
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ISSCC 2022)將於今年2月20日至24日以現場活動和線上虛擬兩種形式同時舉行。儘管歐洲具有創新生態系統,但其透過提交技術論文的代表人數多年來卻持續穩定下滑中。ISSCC歐洲地區委員會(European Regional Committee)正在努力扭轉這一趨勢。
「無論是學術界還是產業界,IC設計就在那裡,設計人員也在那裡。」ISSCC 2022地區主席、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資深技術人員Bruce Rae在日前的ISSCC 2022歐洲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們真的有責任確保他們出席會議以及歐洲會有相當比例的參與。我們可以說服他們參與這場會議極具價值。」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資料,2020年半導體產業的銷售額為4,640億美元,預計2021年全球將達到5,220億美元,年成長率(YoY)估計為12.5%。在這個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市場,ISSCC持續作為全球在固態電路和SoC主題方面的參考。該會議聚集了大約3,000名與會者,並發表了200多篇技術論文,是從事先進電路設計的電子工程師和研究人員交流的論壇。
更少但品質更好?
歐洲是許多著名工程大學的所在地,例如瑞士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荷蘭的台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法國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ENS)和英國的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在歐洲大陸這塊土地上還有許多先進的微電子研究中心,如法國電子暨資訊技術實驗室(CEA-Leti)、比利時的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和德國的弗勞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然而,歐洲參與ISSCC的代表人數卻逐年下降。
ISSCC 2022如今已邁入第69個年頭,該會議上將會有29篇來自歐洲的論文,佔總數的14%。Rae表示:「對那些過去可能關注會議並追蹤參與情況的人來說,這是很明顯的退步了。」圖1顯示按地區和年份提交的論文數量,由圖中可看到歐洲的論文提交量自2017年以來逐漸減少。「儘管2020年和2021年看到了一些復甦,但仍在減少中。」相形之下,來自美洲的提交量持續穩定,而來自遠東的提交量則顯著增加。
圖1:ISSCC全球論文提交情況(按地區計)。
從積極的方面來說,在歐洲所提交的80份技術論文中,有29篇被選中(圖2)。Rae指出,「這表示我們的論文接受率是36%,高於大會約32%的平均值。這也說明了,歐洲持續在為ISSCC提交高品質的論文。」
圖2:全球論文接受情況(按地區計)。
Rae正在尋求扭轉這一趨勢,這就是該歐洲新聞發佈會的內容重點。「我們想要獲得更多的論文,這也就是希望藉由這次新聞發佈會傳達的主要訴求,希望借此讓ISSCC會議在歐洲獲得更廣泛的認同,並鼓勵歐洲各地廣泛的產業、學術界和研究機構參與。」
筆者詢問了是什麼因素造成歐洲論文提交數下降的趨勢。
Rae回覆說,當他一開始看到歐洲的這些數字時,馬上想到在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封鎖期間在家工作應該是一個決定性因素,但是,「顯然來自遠東和北美的供稿並沒有同樣程度的減少趨勢,所以這並不是個好理由。」
然後,Rae概述了歐洲「缺乏製造能力」以及多專案晶圓(MPW)服務能力下降的情況。Rae評論說,「如今,供應鏈問題已經影響了歐洲的MPW服務能力,而且亞洲的半導體晶圓廠服務更容易獲得。」
歐洲研究人員可能缺乏雄心或抱負,ISSCC地區副主席兼德國漢諾威大學(Leibniz University)混合訊號IC設計主席Bernhard Wicht表示。「歐洲產業界和大學中仍然擁有出色的IC設計,只是有時候缺少在ISSCC等頂尖會議上發表文章的動力。如果您與我們在世界其他地區的同事交談,就會發現他們會更渴望參加這一類的會議並獲得認可。在歐洲,我觀察到這些年來嘗試進入這個會議的更少了。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它的價值並未能充份受到重視。」
Rae堅信歐洲存在著創造力和成就,希望這只是又一次週期性的低迷,「而且我們將在未來幾年踏上回升的道路。」
參加ISSCC為研究機構、大學和公司提供了一個與世界領先的公司和研究人員並肩而坐的機會。它也是一種實現行銷和招聘目的的工具,Rae表示。一家公司如果能展示其最新的研究成果,那麼就確實會被認為具有創新能力,也就增加了吸引頂尖人才的機會。
可持續性話題滿滿?
ISSCC 2022的中心主題將圍繞著「邁向可持續世界的智慧晶片」(Intelligent Silicon for a Sustainable World)。Rae允諾說,儘管「可持續性」聽起來並不是很響亮的主題會議標題,但在全體會議、論壇和技術論文中都將論及。「我可以向你保證這個話題的重要性,但它可能隱含在功耗中。」Rae在ISSCC 2022大會簡報之後的問答環節告訴筆者,「隨著資料中心的功耗和資料傳輸量的增加,雲端運算的層級可能變得無以持續,因此透過邊緣處理來降低功耗是一個很大的推動力(圖3)。」
圖3:在ISSCC 2022小組委員會接受的論文中,電源管理是最具代表性的主題之一。
在ISSCC 2022,ST銷售、行銷、傳播和策略開發總裁Marco Cassis將出席該歐洲全體會議。他的主題演講題為「智慧感測:賦能下一個自動化時代」(Intelligent Sensing: Enabling the Next Automation Age),將討論物聯網(IoT)的崛起以及由此帶來智慧感測器的迅速普及。隨之而來的則是越來越需要將智慧推向邊緣,並將AI訊號處理嵌入於感測器中。
新思科技(Synopsys)董事長兼執行長Aart de Geus將發表「化不可能為可能:SysMoore時代的晶片、軟體和智慧」(Catalysts of the Impossible: Silicon, Software, and Smarts for the Era of SysMoore)主題演講。正如Synopsys網站上所解釋的,「SysMoore一詞用於描述最先進的IC設計,它結合了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微縮複雜度以及超收斂整合的系統複雜度。」
Ampere Computing創辨人、董事長兼CEO Renée James將討論「高性能半導體產業和設計的未來」(The Future of High-Performanc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nd Design),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總裁Inyup Kang則將發表「微縮的藝術:分散和互連至持續運算的黃金時代」(The Art of Scaling: Distributed and Connected to Sustain the Golden Age of Computation)。
該計畫將分為三個關鍵主題:教育(教程和短期課程)、創新(技術論文會議)、探索(論壇)。論壇部份將包括Computer-in-X (CiX)、安全可靠的低功耗IoT晶片設計、6G、200Gb/s收發器,以及如何提高人工智慧(AI)效率和系統安全性。
(參考原文:On the Way to ISSCC 2022: Europe, Where Have You Been?,by Anne-Françoise Pelé)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