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紐約的一座植物園中吃午餐時,我不經意抬頭看了看天花板,注意到一個吸頂燈。它有三個光源,但這當中有一個看起來與其他兩個不同。這種差異反映了色溫的差異。然而,我更喜歡使用較廣義的術語:「色度」(chromaticity)...
當我們在紐約貝亞德卡廷植物園(Bayard Cutting Arboretum)吃午餐時,我不經意抬頭看了看天花板,注意到下面的這個燈具。
圖1:這個吸頂燈內有三個不同色溫的光源。
這個吸頂燈有三個光源,但我發現這三個光源中有一個看起來與其他兩個不同。這種差異反映了色溫的不同。然而,我更喜歡使用較廣義的術語:「色度」(chromaticity)。
接下來看看以下這張取自維基百科(Wikipedia)的色度圖,我在圖中添加了一些註釋。
圖2:圖中顯示從主動光源朝向人眼發射而出的光源外觀。
這張圖以及其他各種色度圖的重點,在於呈現從主動光源朝向人眼發射出的光源外觀。帶有發光磷光體(紅色、綠色和藍色)的彩色電視所產生的色度就落在這類圖表範圍。這類光源無法產生整個色度空間,但可以呈現出其中足夠大的部份,從而創建可接受的觀看影像。
一種特別受關注的光源是加熱的黑體輻射器。當這類物體變得越來越熱時,其色度會沿著圖2所示的軌跡(即那條彎曲的黑線)發生變化。
白熾燈的燈絲不是黑體,但加熱的燈絲非常接近於提供黑體輻射。可以將加熱燈絲的色度稱為色溫,而白熾燈就具有這種特性。
圖3:白熾燈的色溫特性。
非白熾光源也可以用色溫來表徵。這適用於小型螢光燈(CFL)和LED燈。
圖4:CFL和LED兩種光源也可以用色溫來表徵。
請注意,這兩種非白熾光源的額定色溫為2700°K,非常接近圖3中兩種白熾燈的色溫。CFL和LED這兩種光源實際上並不會變得那麼熱,但它們的色度與白熾燈相似。在我看來,這種相似性算是理想的特徵。
兩種類型的非白熾光源也可以獲得更高的色溫等級,如下圖所示。
圖5:可以獲得更高色溫等級的非白熾光源。
請注意,在這兩種光源的描述中使用了「日光」(daylight)一詞;它伴隨著更高的色溫。然而,當用於室內照明時,其較高的色溫讓我很傷腦筋,因為這種照明似乎會產生刺眼的眩光。正如我日前在《LED路燈設計帶來安全隱患》一文中所討論的,這也是使道路照明發生眩光的一個重要因素。
回到圖1,左邊的燈泡很可能是5000°K的額定光源,而右邊的另外兩個燈泡則可能是2700°K的光源,不過我無法直接確定這一點。
毫無疑問地,餐廳管理人員很可能對我所做的任何調查工作不明就裡(不屑一顧)?
編譯:趙明燦,EDN China
(參考原文:Chromaticity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by John Dunn)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