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高增益峰值及其他各種原因,電流回饋放大器可能變得不穩定、出現極端情況甚至進入振盪狀態。本文介紹了如何確保放大器穩定性的設計技巧,包括須知與禁忌,無需深入研究基本數學原理即可設計出穩定的放大器電路。
由於高增益峰值及其他各種原因,電流回饋(CFB)放大器可能變的不穩定、出現極端情況甚至進入振盪狀態。放大器不穩定的原因有兩個,回饋電阻值過低,以及引入對地的寄生輸入、輸出電容。小電容會導致放大器的頻率回應在高頻時達到峰值,同時高電容值會迫使元件進入自持振盪,忽略任何輸入訊號的激勵。
本文將介紹如何確保放大器穩定性的設計技巧,包括須知與禁忌,無需深入研究基本數學原理即可設計出穩定的放大器電路。
最大限度降低寄生電容對放大器穩定性影響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1.良好的佈線技術,以最大限度減少寄生電路板和探頭電容;
2.使用CFB放大器廠商規定的回饋和增益電阻值,保證提供足夠的相位裕度以承受較小的寄生電容;
3.利用補償技術,最大限度降低頻率回應峰值和脈衝回應過衝。
電路板佈線技巧
最佳化電路性能,使CFB放大器效果達到最佳,需特別注意:電路板佈線寄生、外部元件類型和電阻值。以下建議有助於最佳化電路性能(圖1和圖2):
圖1 具備寄生電容和補償元件RS、RIN及CIN 的CFB放大器。
圖2 無接地視窗的雙層PCB推薦佈線。
使用既定RF值
CFB放大器廠商通常指定多個RF值,每個RF值對應不同的增益設置。使用推薦的電阻值可確保最佳性能,而不會帶來(或造成很小幅度的)峰值增益或頻寬損失;偏離這些值則會改變放大器性能。圖3中顯示了在訊號增益為2時使用不同RF值的情況,可見,當指定值RF = 1.1kΩ時達到最佳性能。但當RF提高至1.5kΩ時,出現頻寬損失,而當RF降低到600Ω時,會產生增益峰值(圖4)。
因此,要獲得最佳性能,請遵循廠商建議的RF值。
圖3 使用資料表中指定的RF值可確保最佳性能。
圖4 偏離指定的RF值會導致增益達到峰值或降低頻寬。
補償寄生電容的影響
為區分輸入端(CPI)和輸出端(CPO)的寄生電容,可進行脈衝回應測試。CPI通常小於CPO,並會導致短暫訊號過衝;而CPO通常會造成訊號振鈴現象延長(圖5)。當然,若CPI > CPO,情況則會反轉;然而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圖5 CPI引起的訊號過衝與CPO導致的訊號振鈴現象。
寄生輸入電容CPI
反相輸入端(CPI)的寄生電容通常較小(0.5~5pF),由佈線雜散電容和表面黏著電阻RG的固有分流電容組成。CPI、RF、RG共同在放大器回饋路徑中形成低通特性,在放大器傳遞函數VO/VI中轉換為高通特性。
這種高通特性可在非反相放大器輸入端用R-C低通濾波器進行補償。為此,非反相輸入端的輸入電容須與反相輸入端的寄生電容相匹配(CIN = CPI),且RIN值必須等於回饋和增益電阻的並聯值(RIN = RF||RG)。
圖6 透過RIN-CIN消除增益峰值。
圖7 透過RIN-CIN減少過衝。
圖6和圖7顯示了圖1中電路的頻率和脈衝回應。當放大器以G = 2運作時,其中RF = RG為廠商規定的最佳性能電阻值。圖6和圖7中的其他觀察結果包括:
寄生輸出電容CPO
放大器輸出端(CPO)寄生電容還包含佈線雜散電容,但大部分通常來自較大的負載電容,例如瞬態抑制器和電流導引二極體的結電容、電纜電容,類比數位轉換器及其他放大器的輸入電容。因此,CPO的總值可低至20pF,也可能達到幾個100pF。
綜上所述,通常較小的寄生輸出電容對傳遞函數幾乎沒有影響,但較大的CPO值會導致高增益峰值,並且脈衝回應會延長振鈴。圖8和圖9顯示了輸出電容為20pF的影響,其增益峰值小於1dB,且僅出現低於30mV的小過衝。若需要補償CPO,則稍微提高RF、RG值即可。
圖8 利用較高RF值補償較小CPO值。
圖9 補償結果顯示幾乎無法區分的脈衝回應。
與此相反,補償較大的輸出電容十分必要。圖10和圖11顯示了在未進行補償的情況下,傳遞函數達到約15dB的增益峰值,且CPO為500pF時(紅色曲線)脈衝回應中的長時間訊號振鈴。即使提高RF、RG電阻值,改善效果也十分有限(藍色曲線)。不過,安置串聯電阻(RS)可將放大器輸出與容性負載隔離(參見圖1電路)。在此類比中,需要一個僅為3.9Ω的小RS值將增益峰降至0.5dB以下,同時將訊號過衝從±400mV降低到±50mV。
圖10 高CPO值需要額外的隔離電阻RS。
圖11 透過RS補償顯著改善脈衝回應。
結論
本文中重點探討的設計以確保放大器的穩定性,總結如下:
參考資料
1.AN1306,如何規避軌到軌CMOS放大器的不穩定性,2007年9月
2.AN9663,從電壓回饋轉換為電流回饋放大器,2006年3月
3.AN9420,電流回饋放大器理論與應用,1995年4月
4.AN9787,一種瞭解電流回饋放大器的直觀方法,2004年10月
5.AN1106,實際電流回饋放大器設計參考,1998年3月
(參考原文:Keeping current feedback amplifiers stable,by Tom Kugelstadt,EDN China Jenny Liao編譯)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