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時代結束…下一個戰場在哪?

作者 : Moshe Sheier/CEVA戰略行銷總監

在過去的十年中,智慧型手機市場一直是技術供應商爭奪領導地位的主要戰場。我們可以宣布智慧型手機平台之爭結束了。那麼,未來十年的技術戰場是什麼?

在過去的十年中,智慧型手機市場一直是技術供應商爭奪領導地位的主要戰場。目前,Android佔2016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87%,iOS佔12%,我們可以宣布智慧型手機平台之爭結束了。那麼,未來十年的技術戰場是什麼?接下來讓我們聊聊智慧型手機時代的能量(和資本投資)最有可能轉向哪些領域。

智慧家庭/城市的戰爭:人工智慧滿足無處所不在的連結性

虛擬助理(virtual assistant)在過去幾年裡走過了漫長的發展之路,並開始支援對話功能。Alexa、Siri、Cortana和Google Now之間的戰火已經全面點燃,而且這些公司正在大力投資以保持領先地位;正如我在最近一篇談到該類裝置的文章中所言,顯然「家」是消費者的關注點和消費行為的關鍵所在。

現在這些虛擬助理已經進階到可以理解自然語言,下一步將會與整個智慧家庭順利整合;我最近還有一篇文章談到深度連結(deep linking)是實現統一使用者體驗、以替代智慧家庭中每種設備或電器個別應用程式的必要關鍵。現在已有功能先進的智慧家庭設備,例如可執行臉部識別的智慧門鈴、能辨別使用者個人行為模式的智慧空調,以及智慧澆花裝置、用水管理設備等等,但是若想實現真正的智慧家庭,所有這些獨立的功能都必須能相互溝通並提供無縫使用者體驗。

這直接導致了連結標準的戰爭。由於3GPP和蜂巢式網路營運商的強大支持,LTE贏得了蜂巢式通訊戰爭的勝利;但在變化劇烈的物聯網(IoT)─從智慧家庭(具有前面提到的特徵)到智慧城市(包括智慧電網和連網基礎設施),戰爭仍在繼續。

不同的使用情境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短距離藍牙(即將推出的藍牙Mesh)和應用於家庭區域網路(HAN)的Wi-Fi,而不是應用於城市規模廣域網路(WAN)的低功耗廣域網路(LPWAN)。然而在具有如此多重疊通訊協議卻缺乏統一標準的領域中,這些都亟待整合。

可穿戴裝置的戰爭:多重感測器實現虛擬世界

LPWAN引導我們進入下一個話題:可穿戴裝置的進展──特別是可獨立運作的可穿戴裝置,因為使用者希望在某些情況下不需要依賴智慧型手機,衍生出全新且有趣的介面技術,讓使用者能享受智慧型手機的各種功能,又不用在口袋裡放一塊「磚頭」。

這些介面技術包括保持開啟的語音指令、眼球追蹤、微手勢控制等等;而此趨勢的進展之一是可聽式裝置(hearables),這類裝置可以舒適地塞進耳朵,而且快速發展為能夠提供令人驚訝的各種個人助理功能、還不需要連接線。此外今日許多可穿戴裝置具備生命徵象監測功能,以支援醫療與健身應用,搭配感測器融合功能,可進行精確的量測。

使可穿戴裝置能夠替代有螢幕之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另一個重要元素,是實現視覺介面(visual interface),這與將有用的資訊層添加到周圍環境相關聯;如虛擬和擴增實境(VR/AR)技術,雖然使用者仍以電腦遊戲玩家與科技愛好者為主,但從精靈寶可夢(Pokemon Go)手機遊戲爆發熱潮可以看出,VR/AR在大眾市場的發展潛力無窮。

而目前VR/AR技術的主要挑戰在於裝置本身,畢竟可穿戴裝置一方面需要輕便、不受約束,另一方面需要具有非常強大的處理器和長電池壽命;這種組合讓需要尋找超高效益解決方案的晶片製造商帶來了重大挑戰。

[20170217NT01P1]

最近有某些旗艦級VR/AR設備以雙攝影機架構開拓了新的可能性;結合來自雙攝影機(支援某種程度的智慧處理)的輸入影像,能實現深度映射(deep mapping)和周圍環境的精確3D建模,這為使用者拓展了新的應用,從遊戲、導航到甚至能與現實環境互動。

汽車市場的戰爭:誰將贏得自動駕駛車輛競賽

汽車產業已經進入非常先進的全自動駕駛車輛測試階段,市場上的競爭者包括Google、百度和Uber等科技巨擘,還有通用汽車(GM)、福特(Ford)和戴姆勒(Daimler)等傳統車廠;Uber和福特最近分別以高價收購自動駕駛技術新創公司Otto和SAIPS,充分顯示此尖端技術的重要性。當自動駕駛車輛成為標準交通工具,誰跑在前面就能賺大錢。

在自動駕駛車輛競爭的同時,高度自動化駕駛車輛(HAV)也變得越來越聰明;例如開始部署交通堵塞輔助和自動停車等功能,有部分高級車車主已經享受到有機器智慧協助在路上行駛所帶來的好處。而不同於前面提到的其他市場上互連系統,自動駕駛車輛是獨立的系統,並且在嵌入式處理能力、即時反應──特別是安全性能方面,面臨不同的設計典範。

[20170217NT01P2]

Otto——無人駕駛卡車。(來源:Otto)


這個市場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智慧機器視覺。智慧感測器由深度學習神經網路驅動,使車輛能夠「看」到周圍環境;需要有快速、高效率的感測器融合(sensor fusion),結合各種類型的輸入(例如攝影機和光達),以建立包括道路、交通號誌、其他車輛、行人以及任何潛在障礙物的清晰影像。最後為了導航輔助,自動駕駛車輛還需要更準確而詳細的定位與地圖繪製。

共同面對隱私、法規和安全的共同障礙

上述三個市場雖各自不同,仍有很多相似之處;隱私、法規、安全或標準化問題仍需解決,並將對這些技術進入大眾市場的時間以及方式產生影響。此外它們都需要高效率的處理性能、更高的整合度,以及具革命性、直觀的人機介面,才能提升使用者體驗。與智慧型手機市場相較,差異化將是在這些新戰場致勝的決定性因素──至少在戰火平息、勝出解決方案成為既有標準之前。而觀察這整個過程一定非常有趣、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活動簡介

人工智慧(AI)無所不在。這一波AI浪潮正重塑並徹底改變科技產業甚至整個世界的未來。如何有效利用AI協助設計與開發?如何透過AI從設計、製造到生產創造增強的體驗?如何以AI作為轉型與變革的力量?打造綠色永續未來?AI面對的風險和影響又是什麼?

AI⁺ 技術論壇聚焦人工智慧/機器學習(AI/ML)技術,涵蓋從雲端到邊緣、從硬體到軟體、從演算法到架構的AI/ML技術相關基礎設施之設計、應用與部署,協助您全面掌握AI最新技術趨勢與創新,接軌AI生態系佈局,讓機器學習更快速、更經濟、更聰明也更有效率。

贊助廠商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

發表評論